> 康城影展2007

康城電影節歷史

法國人拍第全球首套電影,他們熱愛電影,對於舉辦電影節更十分熱衷,但舉世聞名的《康城電影節》卻要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才舉行首屆,比三十年代初已舉辦的威尼斯電影節與一九三五年開始的比利時布魯塞爾電影節還要遲。

其實法國人一直好想擁有一個屬於自己電影節,一九三七年在巴黎舉行的世界博覽會,就已經有電影項目,安排放映室供觀賞。至於給電影頒發的獎項曾由官方主辦,由法國農業部負責,給獎的方式則參照法國的新聞獎--路易得呂克(Louis-Delluc)獎。可惜巴黎每年未能提供場地給電影競賽或展覽的活動舉行,令類似活動未能定期的舉辦。直至一九三九年一所電影專門學院成立,同年舉行頒贈最佳演技獎與最佳導演獎活動,定期舉行的頒獎活動開始成形。

一九三九年法國政府決定來一個由法國主辦的國際電影展,政府內閣允諾撥款四十萬法郎,而康城(La Ville de Cannes)一地願意出資一百六十萬法郎,不足之數則由Alpes-Maritimes省在議會上認頭。當初擇定影展的日期是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至廿日,正好在威尼斯電影節閉幕的第二天舉行,像傳火鉅一樣接續下去。最讓人興奮的是邀請到發明電影之父盧米埃兄弟擔任主席!

影展試過停辦三次

無奈好事多磨,影展的第二天(一九三九年九月二日)竟成了世界大戰的宣戰日,一切準備都化成泡影。一九四五年大戰結束,戴高樂政府決定在翌年度恢復電影節。法國藝術協會在該國?育部、外交部、國立電影中心的支持下,組成了籌備機構。

終於在一九四六年九月二十日,第一屆康城電影節順利舉行,以後每年舉辦一次,從此一帆風順,成為世界數一數二的電影節。不過,期間亦試過三次停辦,一九四八年與一九五○年因財務與政治因素停辦;一九六八年則因法國全國的「五月革命」而中止。後來為了避免和威尼斯電影影的日期相距太近,才改為每年五月或六月舉行。

每年的康城電影節均成為全球的焦點,原因有三:一是來自各地的電影雲齊康城角逐大獎,各國的導演、影星、影評家與記者雲集,星光熠熠;二是不少商業電影雖不參加競賽,但會藉此機會向全球的片商展示新片和兜售;三是不少藉藉無聞的演員趁?星探、電影老闆與導演大量湧到的機會,推銷自己。

康城電影節每年均邀請每一個國家挑選電影參展,但對參展影片的數量限制相當嚴。片商深知康城電影節給獎的取捨是以藝術水準為主,而不看重影片的成本如何,因此一些耗資龐大的影片無意於參展競賽,免得撈不到光彩反而有損日後的票房。一九六○年《賓虛》在康城電影節上就先表明是一部「不參加競賽」的片子。一九七九年捷克導演米洛斯科曼所拍的美國片《毛髮》放映時,也是「不參加競賽」的身份。

最高榮譽「金棕櫚」

參加康城電影節的影片分為「長片」與「短片」分別評分,評審人員也分為兩組。評審的國籍可能來自各國,至於評審的職業或特長,則是五花八門,包括電影導演、攝影指導、影評家、畫家、作家、演員都有。由於評審的人選不同,康城電影節每年的取捨標準或風格自然互異。香港導演徐克、法國女星嘉芙蓮丹露、影評家安德烈巴辛、名導演路易斯布紐爾、畫家布菲、作家亨利密勒等都曾擔任過評審,法國詩人導演尚高克多、法國前文化部長昂德烈馬勒侯、香港導演王家憲以及荷里活導演昆頓塔倫天奴等都曾被聘為評審團的主席。

至於獎項方面,最高榮譽稱為「金棕櫚」,性質相當於「最佳影片獎」,而獎座圖案設計採用象徵勝利的棕櫚葉來代表。凡是在康城電影節獲得「金棕櫚」的影片,其導演都會因而聲價百倍。通常「金棕櫚」只頒給一部影片,偶爾也會讓兩部傑作平分秋色。為了不會出現有遺珠之憾,常常巧立名目諸如「二十周年紀念獎」、「二十五周年紀念獎」,其榮耀則與「大獎」相當。

「評審團大獎」頒獎具彈性

僅次於「金棕櫚」的是「評審團大獎」,得獎作品一至三部不定。個人部分則有「最佳導演獎」與「最佳男女主角獎」等,頒獎給多少人則十分彈性,「最佳導演獎」通常頒給一人,偶爾會頒給兩個人,也會出現從缺。「最佳男女主角獎」通常男、女分開,而且未必只頒給一人。有時「最佳男女主角獎」由一部影片中的多位男或女演員共同獲得,有時「最佳女主角獎」由兩部片的女演員同獲殊榮;有時乾脆不分男女,把獎項分贈給得獎人(未必同一影片);甚至有時在「最佳男、女主角獎」以外還要特別推崇某位演員在某部影片中的卓越表現等。

至於「評審團獎」不像「評審特別獎」那樣「特別」推崇,因而名次又稍遜於「評審特別獎」。此外,還有「國際影評人獎」、「技術貢獻獎」、「藝術貢獻獎」等,名目繁多。雖然獎項並非大獎,但也不能視為豬肉獎,因能夠得到這類獎的作品,其導演亦因此而名氣大增。

另外,凡參加康城電影節角逐名次的作品,不能再參加另一影展競賽(觀摩則不在此限),特別是威尼斯電影節和柏林電影節。不過,不少電影於康城電影節參展後,都可以角逐美國影藝學院的奧斯卡獎和金球獎,相反在角逐奧斯卡獎後,就不能再在康城電影節角逐獎項。